4/25/2009

第12回:Impress簡介(文字部分)

★補充之第12回:
Impress簡介

及進了房屋,雪洞一般,一色玩器全無,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,並兩部書,茶奩茶杯而已。床上只弔著青紗帳幔,衾褥也十分樸素。(賈母看到寶釵的房間如此樸素,之後,吩咐鴛鴦拿些東西佈置。)《紅樓夢‧第四十回》



差幾個字

  • 這一段紅樓夢引文是來自Wikisource。與其它網路上的紅樓夢相比較,差幾個字,但無害於文意。

  • 第四十回及其前後數回,大觀園內洋溢著歡樂的氛圍。高中課本「劉姥姥進大觀園」就是摘錄自第四十回。
  • 紅學,常常就在「幾個字」的差異裡舞文弄墨,在尋常人印象不深的句子裡做學問。
  • 我是看了相關資料,才知道「雪」是用來暗示「薛家」與「薛寶釵」。

  • 我用「雪」來暗示「白底」的投影片。



張眼細看

除了張愛玲張眼細看紅樓夢,許多作家也深受紅樓夢啟發,而紅學家更是細心考據。
即使,只專注於同一版本的《紅樓夢》,也能從中比對出許多有趣的事。

第28回也有「雪」
  • 寶釵生的肌膚豐澤,容易褪不下來。寶玉在旁看著雪白一段酥臂,不覺動了羡慕之心,......



終回謎底

  • 紅樓夢的研究之所以蓬勃,很大的原因是第五回已暗示了金陵十二釵的結局。紅樓夢曲的尾句「好一似食盡鳥投林,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」。按理,紅樓夢本來應該是大悲劇!

  • 閱讀的樂趣常在於,謎底揭曉,真相大白。
  • 這一回,是所有投影片的最終回。讀者可先閱讀這一回,以便知道投影片底色的意義。同時,學些Impress的操作技巧。
  • 本簡報,沒有迷人炫目的底圖,只用純色背景襯托,也許是少了些美術的天分,也許是較習慣單純的投影片,本簡報的背景色就像「白茫茫大地真乾淨」!



雪洞一般

  • 開頭的紅樓夢引文,是為了說明「本簡報文件的特點」。
  • 本簡報的版面只有幾種簡單的樣式。
  • 檔案開頭,會加上綠色背景。(第0回是綠色背景。)
  • 章回的起頭處,有詩詞與古文,會加上青色背景,也就是目前看到的背景。
  • 解釋詩詞與古文,會加上綠色或青色背景。
  • 其餘,都是預設值,白色背景像雪洞一般。

  • 因此,在「投影片瀏覽」模式下,可利用顏色辨識章回的交界,進而切換章回。



終點變起點

  • 終點非終點,是另一個學習的起點。
  • 按理,「第12回」是簡報內容的終點。
  • 本回主要的目的是,認識Impress與本簡報的特點。
  • 因此,可以先從這一回起頭,瞭解簡報與其軟體的特點,可加快閱讀簡報的速度。

  • 本回的內容太多,為了避免迷失在「非」字所堆砌的頁面,在右上角標示文字,將內容分類。
  • 軟體的發展
  • 本簡報的特點
  • 限制與創作
  • 頁面與設定



Open非Open

  • 通常,我盡量避免中英文夾雜的文句。
  • 因為,可以同時解釋非與Open兩字,所以標題就為定「Open非Open」。

  • 「非」字真是非常好用,「Open」也是very useful。
  • Open可表示「開放的」,也可表示「開啟」或「打開」。
  • 因此,「Open非Open」,可以有多重意義。
  • OpenOffice.org可開啟非OpenDocument的檔案格式。
  • OpenDocument Format,ODF,是以XML為基礎,是開放的文件檔案格式。



Pop非Pop

  • Pop表示Popular。

  • OpenOffice.org若要普及,會遇到兩個與檔案格式有關的問題。
  • 一個是,要能開啟既存而非ODF的文件檔案。
  • 另一個是,別牌的軟體要能開啟ODF,或將ODF轉換成別牌的軟體能開啟的格式。

  • OpenOffice.org能否普及與通用,原因很多,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「習慣」。



通用非通用

  • 接續前頁。

  • 通用,只是個理想。即使是商業軟體,每套軟體都有不足的地方。我的經驗是檔案格式之間的轉換,總會出現一些不理想的狀況。
  • 例1:用MS Word寫好的書籍,為了彩色印刷或為了更複雜的版式,需要採用Adobe InDesign重新排版。
  • 例2:我把Impress的簡報匯出為.html .swf .pdf格式,都看不到GIF動畫。
  • 對中文使用者,還有一個小問題是字型名稱與字型樣式。
  • 目前,文件格式.doc .ppt .pdf .html最普遍。




限制非限制

  • 一般的簡報因為時間限制,最多就是四五十頁。
  • 一般的簡報都採用重點摘要,而後在報告時口頭說明。

  • 量變而質變,因為內容有數百頁,為了加深閱讀的印象,因此在「標題」、「章回標題」、「章回起頭處」運用了一些文字巧思。

  • 時間的限制,包含製作時間,會讓簡報有不同的風格。
  • 長度,則是另一種限制。
  • 其它的限制還很多,比如工作場合。



簡報非簡報

  • 本簡報,基本上適合閱讀,要花些時間思考。
  • 它不太像是「簡」「報」,更別說是「投」「影」「片」。

  • 因此,發生語言上的弔詭,但還是採用這兩個詞,描述所看到的文件內容。
  • 還是採用簡報軟體所提供的框格,編排所有的文件內容。
  • 目的是為了,GIF動畫的呈現、大綱模式的切換方式與投影片瀏覽的切換方式。



框框非框框

  • 本簡報,多是採用預設的框格,編排文字內容。
  • 預設功能有其便利處。但當文字太擠時,標點符號可能會落單出現在句首。段落自動調整能力仍有不足之處。
  • 預設框架的形狀限制為矩形。當然,以簡報的表達而論,矩形框架已足夠。
  • 文字流排成心形或特殊形狀,常用於平面出版品的創作。


若要苛求,總可找到尚待加強
之處。Impress字型大小的自動調整
,似乎不靈光。如果要把文字限制
在框框內,要花時間調整。
當調整框框大小時,
整段文字的外觀
不會有任何
變化。




小框非小框

  • 除了套用版面配置所設定的框架,可在任何地方加上文字框,框框可大可小。
  • 各式的幾何物件也可書寫文字,如右圖所示。

  • 預設框架裡的內容,會出現在大綱裡。
  • 自訂文字框裡的內容,不會出現在大綱裡。
  • 盡量在預設的框架裡,書寫與表達想法。



白色非白色

  • 此頁面討論「白色非白色,白描非白描」。

  • 看到「白色背景」的投影片,通常除了標題之外,不會用比喻的手法。因為學習軟體的介面需要文字精準的對應,差一個字、少一個字可能就是不同的功能。
  • 看到「綠色或青色背景」的投影片,其文字會有較多的比喻手法。
  • 掌握背景顏色的特點,可以確保遇到不同顏色時,轉換不同的思考模式。




囚非囚,困非困

  • 林懷民說,「限制」是全世界最美的東西,艱困讓藝術得以發揮,在小框框裡把事情做到最大。(消息來源為自由時報)
  • 雲門大火,遭逢巨變後,林懷民依舊堅強與感恩,於台北書展上的言論,讓人動容。

  • 林懷民的一番道理可大可小。
  • 我就把「限制的框框」縮小再縮小,說個小道理。看看,「人」與「木」限制在小框框裡,成「囚」,成「困」,成為有趣的創作。



簡單不簡單

  • 中文字之美,濃縮圖案為符號,讓人讚嘆。
  • 囚字,可用來描述交通號誌小綠人。
  • 困字,可用來描述icon小圖示。

  • Icon本指聖像,尺寸還蠻大的,如今卻是個小圖示。
  • 進入了視窗時代,特別是MS Windows普及之後,軟體設計便少不了icon。

  • GIMP內的icon,對介面操作很有幫助。
  • 除了工具箱的icon,面版的icon設計也很有趣。



小綠不是人

  • 瞭解小綠人,對製作GIF動畫是有幫助的。
  • 動畫時代,號誌非號誌,不只是簡單的閃黃燈。在最後幾秒,小綠人加快腳步,提醒行人趕緊通過。

  • 囚字,就是把人限制在小框框內。但小綠人不是人。
  • 小綠人是閃爍的LED組成的。小綠人讓我們見識到創作巧思局限於數百個燈泡的框框內。

  • 少了小綠人,路口行色匆匆,肯定少了點樂趣。



icon非icon

  • 困,原指限制行動的框框,是木材製作的。

  • 電腦時代,很少動筆寫字。不禁要問,鉛筆或畫筆還是木材製作的嗎?
  • 仔細看鉛筆的icon,它不就是個困字。
  • icon是軟體製作的。
  • icon讓人見識到創作巧思局限於64x64方框,甚至更小的尺寸。

  • 少了icon,操作軟體肯定少了很多樂趣。



洋人洋玩意

  • 漢字保有象形的特徵,屬於表意文字,或稱意音文字。
  • 洋人雖用拼音字,卻在各領域發揮圖像思考的優點。

  • 近代,廣泛採用交通號誌,始於1903年法國。
  • 1872年,第一個動態攝影的作品,是為了瞭解馬奔跑時是否四隻腳離地。作者為英國攝影師Eadweard Muybridge,這也可說是西方電影與動畫的濫觴。

  • 洋人聰明之處,在於攝影除了娛樂,也可用於科學。

  • 小綠人,是台灣人發明的。這也算是把號誌與動畫應用於日常生活。
  • 因此,好點子不管作者來自何方,都希望更發揚光大。

  • 此頁標題也可以是「本土非本土」。



離地非離地

  • 騰空非騰空?有圖有真相,西方人善於理性研究。

  • 小綠人連拍。
  • 快走時,兩隻腳是否離地?



像素非像素

  • 點陣影像放大觀看,是一點一點的像素,構成的色彩有紅色、綠色、藍色。
  • 交通號誌構成元素,是一顆一顆的燈泡,構成的色彩有紅色、綠色、黃色。



PNG非PNG

  • Icon的副檔名為.ico,也有採用.png為副檔名。

  • 一如GNU是針對Unix而發展出來的,PNG是針對GIF而發展出來的。
  • PNG,全名為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,它有個綽號PNG's Not GIF。
  • 如右圖所示,PNG支援透明效果,透出白色的底色。



格線非格線

  • 格線有兩個意義,一個是畫圖時對齊用的格線,一個是可畫出格線的濾鏡功能。

  • 使用GIMP製作icon時,為了精準,會使用格線。但需要較小的格線間隔,最小是1個像素。
  • 在GIMP程式的「themes」目錄,可找到Preferences 所用的icon,檔案格式為PNG。



格點非格點

  • GIMP格線的距離決定了一個格點涵蓋幾個像素。目前的設定,一個格點涵蓋一個像素。



整齊非整齊

  • 操作Impress,只有一個頁面時,整齊不整齊是個小問題。
  • 有100個頁面時,為了要統一頁面觀感,整齊不整齊是個大問題。

  • 「檢視」選單內,有對齊的相關功能。
  • 選定一個物件,在右鍵選單內,可找到以頁面為參考的對齊功能。



尺寸非尺寸

  • 一切的設計,都應從尺寸開始思量。有預設值可選擇。

  • 或者說,一切的設計,都應從頁面開始思量。
  • 本簡報的頁面尺寸為25.4cm x 19.05cm,頁面尺寸決定後,其它物件的相對位置也會決定。
  • 本簡報,許多圖片都定位於(12.5cm, 6.0cm),這要手動一張一張地調整。



固定非固定

  • 以左上角為基點,圖片固定於(12.5cm, 6.0cm),除了整齊,還可幫助比較差異。

  • 試試反覆切換Page UP與Page Down這兩個按鍵!
  • 來回切換兩個頁面時,可看到兩張圖的差異,還可看到兩張投影片標題的差異。
  • 固定,是為了非固定、有變動的部分。但眼力有限,差異太多,這招就不管用了!



背景非背景

  • Impress「頁面設定」可以美化背景。

  • 但是,本簡報,綠色或青色背景,是一張點陣圖。因此,可以拖曳移動。
  • 其原由為,本來以為這樣對Powerpoint與Impress之間的檔案互通會有幫助。
  • 我將本簡報存為.ppt但卻無法用Powerpoint開啟。
  • 檔案互通真是麻煩的事。



參數非參數

  • Impress「頁面設定」,可以將背景鋪滿點陣圖。

  • 但這像是參數設定。你無法拖曳移動背景的點陣圖。
  • 此點陣圖就像是參數,依附於OOo的文件檔,可重新設定。
  • 「參數非參數」也可說是「點陣圖非點陣圖」。



點陣非點陣

  • 區別點陣與向量的差異,是學習影像處理的重要課題。

  • 讓背景充填漸層色圖案。
  • 在Impress之中,調整頁面尺寸,漸層圖案自動調整。

  • 在GIMP之中,畫布填滿了漸層,之後,小小的更動都意謂重複一遍相同的流程。調整畫布尺寸,背景可能會出現空白或透明的部份。



雪洞非雪洞

  • Impress也可把頁面佈置得漂漂亮亮,只是我沒有使用。
  • 佈置頁面,就像佈置大觀園裡眾家姑娘的房間。
  • 參差對照,是曹雪芹慣用手法。探春房內氣派又高尚,與寶釵房內形成強烈反差,探春房內的佈置為:
  • 「...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,案上著各種名人法帖,數十方寶硯,各色筆筒,筆海內的筆如樹林一般。那一邊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,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。西牆上當中著一大幅米襄陽《煙雨圖》,左右著一副對聯,....案上設著大鼎。左邊紫檀架上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,盤內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。右邊洋漆架上著一個白玉比目磬,旁邊著小錘。」《紅樓夢‧第四十回》(我把佈置的動作標上綠色。)

  • 後頭,在「OO印象」這系列的投影片,可瞭解Impress的編排與佈置功能。



佈置非佈置

  • 如果有現成的、美美的房間,又可免費進住,我相信多數人會選擇離開自己的狗窩。
  • 簡報範本提供快速的版面配置。
  • 「簡報範本」這招可稱為「佈置非佈置」。

  • 但Impress預設的範本很少。
  • 可以試著上網搜尋Impress Template、Impress範本、Free Powerpoint Template、免費Powerpoint範本。
  • 不過,要注意作者對版權要求為何。



模板非模板

  • Template,範本,也譯成模板、樣板、樣式。
  • 軟體功能越強大,自訂範本能容許的彈性越多。
  • 有範本可套用,固然省事,但也要評估合適與否。
  • 設計範本也是一種美術設計。首先,顏色的搭配就是一門學問。
  • 簡報的重點就是彰顯文字與圖片,顏色的搭配就以此為準則。



框架非框架

  • 頁面設計的概念,也可運用於網頁設計、圖文排版。
  • 以簡報而論,因為有固定的框架、固定的頁面尺寸,因此要考量的細節變得較少,製作簡報變得很容易。
  • 或許,「易用」是簡報氾濫的原因之一。

  • 但是,別小看「框架」的影響力。
  • 「形式」會影響到內容的表達方式。
  • 下頁,以直書的框架,說明此概念。
  • 「門聯的形式」造就了對仗工整的句子。
  • 或者說,方塊字「一字一音的形式」造就了門聯。
  • 下頁的內容,閱讀時,由右至左。



聯房上府寧

人 世
情 事
練 洞
達 明
即 皆
文 學
章 問



聯境幻虛太

無 假
為 作
有 真
處 時
有 真
還 亦
無 假



匯入非匯入

前兩頁的背景是內建的背景,冰海與深藍。
不過,此處不是直接套用,而是執行「檔案/匯出」,轉為圖檔,再執行「插入/圖片/取自檔案」。

匯入非匯入,是指沒有「檔案/匯入」這個指令。
匯入,就是「檔案/開啟舊檔」或「插入/圖片」。



統一非統一

  • 電腦與網路,大大地改變了資訊儲存與交換的方式,影響生活的每個層面。
  • 電腦普及,遇到的問題,卻仍是古老的「巴別塔」,語言的隔閡。

  • 字符的編碼,終極方案是Unicode,萬國碼用以呈現多語共存的文件。

  • 關於標準,新舊之間永遠拉扯。並非新標準不夠完備,而是舊標準行之有年,除之不盡,甚至死灰復燃,星火燎原。
  • 因為,當舊標準對多數人而言都夠用,升級的理由就顯得牽強。
  • 標準要順利轉換,推動時常需要很大的人為介入。
  • 於是,更迭的過程,新標準只是個軟體裡的一個選項。



本土非本土

  • 為了解決多國語言支援的問題,於是,有了國際化與在地化的觀念出現。

  • 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略寫為i18n,18表示中間夾有18個字母。
  • 區域化Localization,略寫為l10n。
  • 全球化Globalization,略寫為g11n。

  • 區域化也可稱為在地化、本地化。
  • 欲製成全球化的軟體,還是要依賴共通的語言「英語」,分工合作方能完成。

  • 以OpenOffice.org為例:
  • 程式架構定為多國語言。
  • 程式開發人員匯集全球各地,但主要還是歐美人士。
  • 中文介面與文件翻譯由中文社群負責。




愛台非愛台

  • 台,指platform。

  • OpenOffice.org是跨平台的軟體,未受限於作業系統,它能運作於多種平台,如,Linux、Windows、Solaris。

  • 網路普及,讓平台的界限模糊了一些。
  • StarSuite,是由Sun所開發、推廣的,可視為商業版的OpenOffice.org。

  • 網路文書編輯程式Google Writely可開啟OpenOffice.org的檔案。
  • Writely的優點是協同寫作。身處異地的兩人可編輯同一份文件。
  • 協同編輯,也是MS Office目前發展的重點。

  • 只要有瀏覽器就可操作Writely。那麼,愛台不愛台,就不是討論的議題了。



GNU非GNU

  • 非字,非常好用。GNU一字帶有反義。
  • 否定的字詞,對於新概念的捕捉非常好用。舉例,如,非人、未來、未到。

  • GNU一字,善用了三個特點,字頭語、遞迴定義、反義陳述。
  • GNU是GNU's Not Unix,字母G無法還原為特定單字,因此稱為遞迴定義。

  • GNU的概念,行之多年後,許多軟體名稱冠上了G,如,GIMP、GTK+、 GNOME。
  • GTK+就是GIMP Toolkit。

  • GNU,GNU's Not Unix,雖說不是Unix,實則參詳Unix所有特點,只是以開源、自由為其指導原則。




Unix非Unix

  • 接續前頁。

  • GNU計畫始於1984年,當初有理想、有目標,但具體成果為何,我想,開始的時候,發起人Stallman也沒有把握吧!

  • 還好,有心有力的人很多,雖然GNU計畫也開發出作業系統GNU Hurd。
  • 但是更多的力量匯聚於開發Linux核心與系統工具。

  • Linux也稱為GNU/Linux。



征服非征服

  • Konqueror是KDE的瀏覽器兼檔案總管,取征服者conqueror的意思。

  • 操作Linux,桌面環境的選擇很多,常用的是GNOME與KDE。

  • GNOME,GNU Network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,可視為下述兩個觀念的略稱,也就是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與GNOME development platform。

  • KDE,K Desktop Environment,K就是K,沒有更深一層的意義。KDE很成功,造就許多軟體冠上了K,如,KOffice、K Mail。



稱呼非稱乎?

  • 反義與疑問,都有助於理解新概念。

  • 請自行把所有標題的「非」字換成「誰」字,再想一想該頁的內容,但不是所有標題都合乎於語法。

  • 乎,也可以當疑問的語氣詞。問句在寫作時也非常好用。
  • 標題想表達「XXXX的稱呼不是一個稱呼嗎?」

  • 同樣地,英文的Who字也非常好用。例如:因為害怕,不敢直呼名號,佛地魔也被稱為"You-Know-Who" 或 "He-Who-Must-Not-Be-Named"。



依賴非依賴

  • 研究微軟歷史,會發現微軟鞏固其平台的作法積極而全面。
  • 最著名且爭議的事件就是瀏覽器戰爭。
  • 最終,在網路這個超級平台上,微軟佔據了一塊重要的位置。

  • 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,投入大量的時間在一套大型軟體,之後,也沒有精力再學別的大型軟體。
  • 這造成了,強者恆大,大者恆強。

  • 微軟會強盛有很多原因,總之,微軟就是用盡方法,讓多數人非依賴他不可。




保台非保台

  • 保台非保台,志在網路。或者說,網路就是一個平台。

  • Office 2007稱為Office System是有些道理。
  • 當龐大的功能匯集到一組套裝軟體,Office其實就是一個工作平台,甚至是一個開發平台,只不過是個高價的平台。

  • 對於Office套件,多數人只用Word, Powerpoint, Excel這三部份。
  • 若只是製作文件,Office仍舊是辦公室軟體,要轉換到OpenOffice.org並不會太難。

  • 網路的普及增加了新應用,也改變合作與工作的方式,讓自由軟體有更多新機會。




外援非外援

  • 外援非外援,實為保台,兼以強化網路服務。
  • 「保台非保台」或「外援非外援」,這樣標題都沒有貶意。商業上,優勝劣敗是現實且殘酷的!
  • 昇陽開放StarOffice變為OpenOffice.org。
  • 昇陽與Google曾經結盟發佈StarSuite。可視為一種新型態的行銷策略。
  • 註:Google軟體集曾經包含StarSuite。

  • 當大家都走「龐大而完備、一次購足」的路線,Google介面的精簡風格,走出另一條成功的路。
  • Google的服務也是「龐大而完備、一次滿足」,只是要仔細看,才看得出來。
  • 其網路文書工具Writely也可開啟OpenOffice.org的文件與試算表。
  • OpenOffice.org最重要的外援,就是網路上有名或無名的各路熱心人士。




可攜非可攜
  • 雖然OpenOffice.org是跨平台軟體,但仍有些介面元素與平台有關。
  • 例如:KDE與GNOME的桌面環境還是有不同,介面的差異對OpenOffice.org的操作會有小小的影響。

  • 在下頁的擷圖,以開檔的對話盒為例。GIMP以GTK+函式庫撰寫介面。
  • Windows版的OpenOffice.org的開檔介面則是採用Windows的介面元素。
  • 好處是方便Windows作業系統的使用者。



桌面非桌面
  • 接續前頁。

  • 下圖,GIMP的開檔畫面。

  • 下圖,OpenOffice.org的開檔畫面。



環境非環境

  • OpenOffice.org雖是跨平台軟體,熟練了Windows版的OOo,若換到KDE,還是需要時間適應。
  • 下圖,KDE 3.5裡Impress開檔畫面。




獨立非獨立

  • 即使軟體能跨平台,習慣如幽靈相隨,也跨越了平台,影響軟體的操作。
  • 跨平台,要考慮字型、編碼與介面外觀等問題。
  • 在Impress裡鍵入標點符號,略微麻煩,有時我會採用原始的方式。
  • 可從純文字的文件內複製所需的符號,再貼入到頁面的特定位置。
  • 也可將「文字框」置於頁面右上角,儲存所需的符號。

  • 如上圖,OOo雖有插入特殊字元的功能,但尋找字符有時略微麻煩,可一次收集好自己常用的字符。



不安非不安

  • OpenOffice.org官網宣稱「一次學會到處使用」。

  • Portable是可攜式的意思。
  • Portable OpenOffice.org,不必安裝到處使用,讓隨身簡報成為可能。
  • 不必安裝,是指程式不登入到作業系統內,可放在隨身碟上。
  • 到處使用,則要小心病毒。安全顧慮卻是少不了!

  • 自由軟體鑄造場OpenFoundry可下載Portable OpenOffice.org。
  • 本簡報介紹2.0版Impress。若採用可攜式的軟體來閱讀,可讓多個版本的軟體共存。
  • 可攜式版的另一個用途是推廣軟體。
  • 安裝大型軟體到別人的電腦時,難免會收到抗拒的訊息,可攜式版能化解這尷尬!



鍵盤非鍵盤

  • 標點符號的問題由來已久,最早甚至可追溯到電腦開始中文化的DOS時代。
  • 解決的方法很多。請搜尋「標點符號輸入程式」,應該可以找到不少Windows版的程式。應該有與OpenOffice.org相容的輸入程式。

  • 標點符號輸入程式,有點像是軟體版的鍵盤。

  • 因為OpenOffice.org跨平台。針對OpenOffice.org的解決方案,請到OpenOffice.org中文官網的「功能強化套件」。



PC不是人

  • 這標題與「小綠不是人」都無惡意。

  • 「Open PCMan」是著名的BBS瀏覽程式。
  • 可在自由軟體鑄造場OpenFoundry,下載Portable版本的PCMan,內含Symbols.exe。
  • 這印證了「符號問題」遍及中文應用的各個層面。

  • Symbols.exe用於輸入標點符號,這程式可搭配Impress一起使用。

  • 嘆,PC善體人意難,中文PC善體人意更難!



合併被合併

  • 軟體常有不足之處。
  • 標題的意思是,合併六個模組成為OpenOffice.org,若OpenOffice.org再與其它軟體或作業系統相整合,便可發揮更大的生產力。

  • OpenOffice.org包含六個模組Writer, Calc, Impress, Math, Draw, Base(文書處理、試算表、簡報、公式、繪圖、資料庫)。

  • OpenOffice.org官網寫著:
  • OpenOffice.org 不僅是六大組件的組合,而且與同類產品不同的是,本套件不是獨立軟件模塊形式創建的,從一開始,它就被設計成一個完整的辦公軟件包。
  • 所有的包有類似的外觀,易於使用,如「樣式」等「一次學會到處使用」的工具。OpenOffice.org 保持與您的電腦類似的外觀——您一旦改變您的桌面,OpenOffice.org 也會相應改變。
  • 組件間的相同工具用法相同——例如,Writer裡面使用的繪圖工具在 Impress 和 Draw裡面您也能用到。



合併非合併
  • 標題的意思是,若要學好OpenOffice.org,還是要細究各個組件。
  • 即使OpenOffice.org有「一次學會到處使用」的美意,但多數人轉換到OpenOffice.org,操作時,會帶著MS Office的習慣。

  • 細微處,OpenOffice.org與MS Office還是有不同。

  • 中文使用者最常出現的疑問是,標點符號工具列。


  • 要體認OpenOffice.org的美意,就要從OpenOffice.org的特點,去認識OpenOffice.org。
  • 拆解組件,研究各組件,慢慢地就會熟悉軟體的特點。



合併真合併

  • 研究微軟歷史,會發現微軟喜歡透過購併,快速擴展其軟體版圖。

  • 軟體公司Forethought,在1987年,發佈PowerPoint 1.0。同年,微軟購併Forethought與其產品。
  • 1989年,微軟把Mac版的Word, Excel, PowerPoint包裹成一體,統稱Office。1990年,Office推出Windows版。

  • OpenOffice.org的前身為StarOffice,原本為德國的StarDivision所研發,1999年被Sun Microsystems購併。

  • 微軟2000年收購Visio,並將它整合至Office。

  • Photoshop CS3或CS4,CS表示Creative Suite。Adobe也買了不少好東西,Flash就是買來的。



合併再合併

  • 對於2007版的命名,微軟不再稱它為Office Suite,而是Office System,並採用新的XML檔案格式Microsoft Office Open XML Formats。此格式相對於OpenOffice.org採用的OpenDocument Format。
  • 雖然微軟沒有採用OpenDocument Format,但軟體開發者至少不必再用逆向工程的方式,猜測微軟的檔案格式架構。

  • 套裝軟體的發展規則就是合併再合併,新功能發展完備,就併入為套件的一部份。
  • 通常,這是小公司發大財的好機會。
  • 軟體會不斷增加功能,原因之一是支援眾多檔案格式。
  • 若有標準的格式,新功能增加的速度會不會慢一些?
  • 或者,不想升級軟體時,是否有其它變通的方式?
  • 且看將來的發展!



套餐非套餐

  • 餐點稱為meal。軟體應該用suite這個詞,意思為系列、套、組。
  • 套餐,這種一次購足、優惠折扣的行銷策略,雖不知是從那個行業開始,但餐飲業早了一些,1979年麥當勞推出快樂兒童餐。

  • 套餐,喜歡嗎?還是只想單點!
  • OpenOffice.org雖然不能單點,但全套都免費!

  • 辦公室軟體套餐,不在乎用戶是否會消化不良,反正也不能吃!
  • 為了鞏固市佔率,支援新應用,提供更直覺的操作介面,只好不斷地擴充功能,推出新版,加大套餐!

  • 以下這一點是個人見解。麥當勞與電腦軟體的普及,影響了日常的措詞用語。以至於,銀行、保險、旅遊,各行各業都推出套餐。



CS非CS

  • Adobe佔有了高階設計的利基,在短暫的軟體發展史中,Adobe是少數讓微軟無法撼動的廠商。
  • 雖然Word可以排版,FrontPage可以設計網頁,但InDesign與Dreamweaver仍是很受歡迎的商業軟體。
  • 若說微軟是靠作業系統與Office獨步全球,Adobe便是靠PDF格式與Photoshop立足商場。

  • 如今,Adobe又多了一個新的利器Flash。Adobe也是不斷擴張其軟體版圖。

  • CS是Creative Suite,是Adobe的行銷手法。
  • CS3 Design Standard包含
  • InDesign,頁面設計
  • Photoshop,影像處理
  • Illustrator,向量式繪圖
  • Acrobat Professional,建立PDF文件
  • Bridge,管理影像




PS非PS

  • PS不只是PS,PS代表的是Adobe齊全的產品線與其他協力廠商的支援。

  • 若你要用GIMP取代PS,那麼就不能只會GIMP。例如:CMYK的色彩模式,GIMP沒有,不用PS,要用甚麼呢?
  • 即使,有一天GIMP支援CMYK,GIMP還是有不足之處。

  • Seashore雖可轉換RGB為CMYK,但只有Mac OS版。
  • 我比較推薦Photo ELF,批次作業的轉換方式。
  • 不過Photo ELF它不是Free,只能試用30天。
  • XnView也缺少CMYK的相關功能。XnView個人非商業用途是免費的。
  • 總之,時間也是金錢,如果真的只有PS能快速完成工作,那就用PS!



Office非Office

  • 同樣地,MS Office一樣有著齊全的產品線與其他協力廠商的支援。

  • 在這方面,OpenOffice.org有Sun的撐腰。而Google也曾經投入人力與資源幫助OpenOffice.org。
  • 辦公軟體是必備且常用的軟體,因此,OpenOffice.org比GIMP獲得較多社群的奧援。

  • 但GIMP vs. PS問題的本質,還是不同於OpenOffice.org vs. MS Office。
  • 影像處理軟體與影像檔的關係,不同於辦公軟體與文件檔的關係。



File非File

  • 接續前頁。

  • 若有一種檔案格式只有一種軟體支援,軟體停止開發,此格式也將隨之沒落。
  • 若檔案格式沒有軟體支援,此格式等於沒有意義。
  • .doc檔或.pdf檔保障了MS與Adobe豐厚的商業利益。為求方便與正確開啟.doc檔與.pdf檔,多數人習慣用原廠開發的軟體。

  • 影像創作一旦完成,少有人採用GIMP的.xcf檔或PS的.psd檔來發佈成品。
  • 影像創作,工具固然重要,巧思與才情更重要。
  • 何妨把GIMP當成PS的好幫手。或反過來,把PS當成GIMP的好幫手。
  • 兩方仍舊可以是競爭者,但不一定要是敵對的競爭者。
  • 這「理想」所需的代價就是,用戶要有時間與興趣學習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。



精靈印象

  • 「簡報精靈」應該是多數人對Impress的第「零」印象。
  • 另一個第「零」印象是可開啟Powerpoint檔案,而後會察覺到「開檔時間長一點」。
  • 編輯終了時,「最終」印象應該是「存檔時間久一點」。




OO印象

  • 為了讓標題只有四個音節,用OO印象,而不用OOo印象。

  • 2.0版之後,Impress介面更像Powerpoint。

  • 繪圖相關的功能, Impress與Draw可共用。
  • 文字編輯的概念, Impress與Writer類似。

  • Impress著重於以項目符號條列的方式來呈現想法。

  • Writer著重於段落的編輯,妥善安排段落的樣式與格式,對大型文件是必要的。



捕捉印象

  • 若對簡報軟體很陌生,應先注意這六個基本的概念。
  • 1. 簡報的流程。
  • 2. 檢視的模式。
  • 3. 頁面元素。
  • 4. 母片與主頁。
  • 5. 版面配置。
  • 6. 放映時的效果。

  • OpenOffice.org功能完備而繁多。
  • 因此,初探Impress,也就是,學習如何簡潔扼要地捕捉Impress第一印象。



第一印象

  • 由「簡報」工具列的三按鈕,可知簡報的流程就是
  • 「新增」投影片,
  • 「設計」投影片,
  • 「放映」投影片。




第二印象

  • 檢視的方式略分為「設計」與「放映」。
  • 右圖是編輯與設計的模式。
  • 正常:完整編修圖文。
  • 大綱:編輯文字內容。
  • 備註:撰寫註解。
  • 講義:調整列印外觀。
  • 投影片瀏覽:主要用於切換投影片,可新增或刪除投影片,更改版面配置。
  • 「投影片放映」是為了完整地檢視簡報的成品,可直接按下F5按鍵。




第三印象

  • 投影片主要分文字與圖片兩部份。

  • 執行「格式/樣式和格式」指令,或按下F11鍵。
  • 由對話盒裡的項目,可看出構成頁面的元素。



第四印象

  • 母片,規範共同的元素。

  • 執行「檢視 / 背景 / 投影片母片」,就可編修母片。
  • 一個簡報可以有多張母片。
  • 如果窗格不見了,請執行「檢視 / 工作窗格」。
  • 「主頁」之中有現成的範本可套用。




刻板印象

  • 編輯母片的畫面截圖。
  • 此為預設值。
  • 可設定格式。




新鮮印象

  • 編輯母片的畫面截圖。
  • 範本名稱「新產品介紹」。

  • 可在既有的格式之上,小幅度或大幅度修改。




第五印象

  • 投影片主要分文字與圖片兩部份。

  • 版面配置,提供各種圖文配置的方式。
  • 廣義的圖形,可指各式各樣的物件。
  • 圖形框,會調整圖片尺寸。
  • 本簡報,沒有使用預設的圖形框,都是自行調整圖片。



第六印象

  • 自訂動畫與投影片切換,用來增添放映時的效果。

  • 自訂動畫,讓文字或圖片登場時有動態效果。
  • 投影片切換,讓頁面登場或離場時有動態效果。



動畫影像

  • 最後,請讀者操作此功能。
  • 執行Impress的「插入 / 動畫影像」指令。
  • 當你選到「眼睛動畫」時,按下紅色框住的按鈕,載入該動畫。藍色框是畫格編號。綠色框是播放時間,以秒為單位。
  • 可利用此對話盒,慢慢地觀看各個畫格。
  • 可改變對話盒的尺寸,藉此改變觀看影像的尺寸。



沒有印象

  • 終點變起點,可以從這頁開始閱讀。掌握本簡報特點,可以加快學習的速度。
  • 第12回,與其說是 Impress軟體的簡介,不如說是文件本身的特點。
  • 本簡報,樣式特點就是簡單、樸素、不花俏、不華麗,但內容很豐富。
  • 本簡報,與其說是報告教學之用,不如說是純為自學之用。

  • 文字多的投影片,希望讀者慢慢看、細細想。
  • 文字少的投影片,希望讀者仔細比對圖片與文字。
  • 基於這兩點,就不適合使用Impress「自訂動畫」的動態文字效果。

  • 本簡報,很多Impress的功能都沒有使用,甚至連背景都沒有,但讀了之後應該不至於「沒有印象」。